在回转的圆筒中完成对原材料的高温热处理的热工设备。原材料在倾斜安装的圆筒中,受重力的作用和回转圆筒的带动,由高端向低端翻滚前进。燃料由低端送人圆筒内燃烧,生成的烟气则流向高端。烟气与原材料做反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进行热交换,完成对原材料的煅烧。
回转窑具有生产能力大、对各种原材料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环境良好等优点,所以在选矿、固废、冶金、化工、建材及耐火材料工业中应用广泛。
回转窑作为一个完整的煅烧设备是由实现物料煅烧的煅烧窑(习惯上亦称回转窑)和进行煅烧料冷却的冷却窑(习惯上亦称冷却机)两大部分组成。它们虽然功能不同,但在主要结构上是基本相同的。
(1)筒体与窑衬 这是容纳煅烧物料、燃料燃烧和进行热交换的场所,是回转窑最基本的部分。
筒体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以保证筒体的圆度和直线度,该简体在制造、运输、安装和砌筑过程中有抗变形的能力,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有抗蠕变的能力。筒体内砌筑耐火材料,称为窑衬,起保护简体和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其材质和厚度要根据窑内温度及其分布和煅烧物料对窑衬产生的机械磨损及化学侵蚀的程度选定。
窑衬材料分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两种,窑衬厚度一般约为l50~250mm,为降低筒体外壁温度和减少散热损失,有的窑衬分隔热层和耐火层。
(2)滚圈 (固定在筒体上)。筒体和窑衬的质量通过滚圈传到支承装置上。滚圈还能提高筒体的刚度,减小筒体的径向变形。
(3)支承装置 由托轮和两个托轮轴承组及底座组成,承受窑回转部分的全部质量。两个托轮中心与筒体中心的连线成60。夹角,对称稳定地支承着滚圈并容许简体在其上自由滚动。一套支承装置构成窑的一处支点,称为一挡。根据窑长一般可有数挡。与大齿圈靠近的支承装置还带一对挡轮。挡轮虽有限制简体轴向窜动的作用,但它主要还是起信号装置的作用。当挡轮转动时,说明简体有上窜或下滑,需要及时调整。

(4)传动装置 由主电动机、辅助电动机、制动器、减速机和升式齿轮等组成,使窑获得回转的动力。
其特点是减速比大,具有一定的调速范围。主电动机一般选用直流电动机或绕线型转子异步电动机。辅助电动机亦称事故电动机,接备用电源或内燃机。当主电动机或主电源发生故障时,辅助电动机工作使窑体转动,以免筒体变形。在筑炉和检修时亦能用于调整窑体转动位置。
(5)窑头罩 位于筒体的低端(窑头)。通过卸料管与冷却筒连通,经煅烧的物料循此路径进入冷却筒冷却。其上设有燃烧器、观察孔、检修门、检测仪表等,是窑的主要操作部位和窑内检修的出入口。窑头罩均设置在一车体上,当回转窑大量检修窑衬时,窑头罩利用车体移开使其与筒体分离。窑头罩内衬有耐火材料。在固定的窑头罩和回转的筒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称为窑头密封。
(6)燃烧器 把燃料(重油或煤气)和助燃的空气从窑头引入窑内燃烧,提供煅烧所需的热量。燃烧器的选型和安装应满足煅烧工艺的要求,即明亮长火焰和伸入窑内燃烧。对伸入窑内的部分采取强制冷却,避免烧坏。
(7)沉灰室 位于筒体的高端(窑尾),是一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带有中间隔墙的空室。
顶部斜插带水冷的下料管,物料经此加入窑内。出窑的废烟气在沉灰室中由于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改变,将挟带的粉尘沉积下来。同时,由于补充助燃空气,废烟气中未燃烧的挥发分在这里可以继续燃烧,所以亦称燃烬室。
(8)二次、三次风装置。为使物料排出的挥发分在窑内所需要的区段得以充分燃烧,后筒体上设二次、三次风机,并通过风管将空气从窑的特定位置引入窑内助燃。助燃风量依物料挥发分含量及窑内具体的热工状况决定,采用调风机电机转速的方法调节风量。
(9)冷却窑。煅烧好的物料在冷却窑内进行冷却,冷却方式有向灼热的料上直接喷水的直接内冷及向冷却筒壁淋水的间接外冷两种。冷却窑由冷却筒,滚圈、支承装置,传动装置、卸料管、窑头罩、水冷夹套等几大部分组成,与煅烧窑基本相似。